还有不到半个月,我们就将迎来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段时间,也是人们最奔波或最忙碌的时节,有人即将踏上回家的道路,有人开始盘点收支、置办年货,有人已经开始计划春节期间的出游……大家都在准备着。我们也在关注着这年前的一切。从您的菜篮子,到您的归家路,直接关系到您生活的各个领域。
今年,我们将会继续贯彻中央的“走转改”精神,开展新一轮的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再次深入到最基层、最一线,并推出系列报道,将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您。
每年春节前的一个月,都是一年鲜鱼销售的“黄金月”,然而,今年鱼市却在节前遇冷。近日,记者亲身参与了鲜鱼捕捞、收购、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目睹了一条鱼从鱼塘到市民餐桌的全过程,见证了养鱼这条产业链上的最后一段故事,并深切感受到了今冬鱼市的节前“变奏曲”。
记者体验
趟冰下水 一网拉起10吨鱼
元月5日凌晨4时许,记者赶到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北湖大队。在一块面积为70亩的鱼塘前,已有20名村民手持电筒在岸边集合。
记者与捕鱼工人们一起,脱掉鞋袜,换上裹住全身的塑料“水鬼服”,开始铺网。此时,气温低至零下2℃,水冷风寒,当记者下水时,水面凝结的冰块应声碎裂,一阵刺骨的寒意由脚底升起。“多动动,不偷懒的话,一会就热乎起来了。”身旁王师傅满脸笑容地说。
凌晨6时许,长达180米的渔网横向铺设完毕。记者在工人们的带领下,手扶着露出水面的渔网,再次沿着挂有铅块的水下渔网边沿,一步步将其在淤泥中踩实。
40分钟后,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记者与20名工人横向排开,从北往南同时拖动渔网。虽然戴着厚厚的手套,被冰水浸透的双手也已有些麻木,紧抓渔网往前拉的过程中,尼龙线把双手勒得生疼。此后,越往前拖,身后的渔网越发沉重,脚底淤泥越来越深,脚步也变得艰难,记者身上很快就被汗水湿透。
早上8时30分许,渔网被拖到池塘另一头,一条条白花花的大鱼开始跃出水面,大伙一下兴奋起来。在渔网被固定后,拖网工作结束。经过现场称重,拉完这一网,捕下的大鱼小鱼总计10吨左右。
鱼塘丰收
养殖户怎么也笑不出来
拉网结束后,就是按照种类和大小,对鱼进行分拣和称重。看着渔网里不停跳跃的鱼儿和岸边来回忙碌的人,30岁的鱼塘主人林晓春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记者询问他养鱼收成如何,他望着记者直摆头。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为降低成本,他没有像别人一样用专门的鱼饲料,而是用更便宜的大麦和青草饲养。70亩鱼塘,一年喂养饲料开销9万多元,鱼苗费4万元,鱼药1万元,承包鱼塘一年用了1.36万元,这次光请人拉网捕鱼,就用了3000多元,整个前期投入费用将近16万元。
这次拉网捕起来的鱼约两万多斤,总收入约10万元。为了收回本钱,一些还不够大的鱼被他放回鱼池返养,希望明年五六月份价格能上涨,有点“赚头”。
“今天跟他们才谈好价钱,草鱼是五块八一斤,白鲢两块一一斤,今年的鱼总产量和单个质量都不错,但目前还不能保证回本,搞不好就亏了。”林晓春说。
林晓春口中的“他们”,则是正在池塘边忙着验货和称重的鱼贩黄进和李霞。记者在岸边看到,工人们将草鱼和白鲢鱼分拣好之后,分别装进筐里抬上一旁的磅秤称重,逐一登记后,再投放到加氧的卡车水箱中。
价格倒挂
鱼贩一次亏损4000多元
当天早上10时许,林晓春的这一网鱼终于装车完毕,它们的下一站,是我省最大的淡水鱼专业批发市场孝感市南大水产品批发市场。
大约一个小时后,两车活鱼被送到该市场内的汪昌汉鱼行。鱼行工人们将卡车水箱内的鱼全部捞起,转存到两个大水池中,等待销售。像黄进和李霞这样直接从鱼塘收购活鱼,然后拉到批发市场销售的,就是养殖户们口中的“一道贩子”。他们把鱼运到鱼行,借用场地进行交易,之后按照交易总额的1.5%向鱼行交纳“行费”。
下午2时许,市场逐渐热闹起来,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运鱼车辆开进市场。记者看到,黄进第一笔交易卖出草鱼2000斤,每斤价格5.8元,与收购价完全一样。第二笔交易,卖出草鱼1500斤,每斤价格5.5元,比收购价每斤还低了0.3元。随后的交易中,价格从5.1元每斤至5.8元不等,但都没有超过收购价5.8元。
“往年这时候,价格高需求量大,但今年我们一直在亏钱,卖出去的价比收进来的价还低,只希望能尽快熬过今年的节前销售期,少亏点。”黄进告诉记者,他和李霞两人是亲戚,家都是东西湖柏泉农场,因为常年和一些养殖户合作,尽管今年出现价格倒挂,但他们也只能亏本收鱼,“之前都有口头协议,如果今年不收,来年行情好,这些养殖户就不会把鱼卖给我们了。”
此后,记者了解到,1月5日至6日,黄进和李霞赶在鱼儿两天的“保鲜期”内,将收购的2.2万斤鱼全部卖掉,扣除1400元“行费”后,拿到现款8.27万元,而他们向养殖户林晓春支付的鱼款为8.53万元,两人此次卖鱼,每人自掏腰包1300元支付给养殖户,再算上运输车费和人工费,此次总共亏损4000多元。
终端销售
最近一个月鱼价总往下掉
记者注意到,来自孝感市的鱼贩王艳,以5.8元的价格,从黄进手中买下389斤草鱼,总价2256.2元,随后,王艳按照每斤0.05元的标准,向鱼行交纳了19.5元的“过磅费”,又按照每一百斤3元的标准,向市场搬运工人支付10元搬运费。
下午3时许,王艳将批发的活鱼运回孝感市槐荫大道大东门市场销售。没过多久,一名张姓顾客到她的摊贩买草鱼,赶着腌制最后一批腊鱼。王艳开价每斤6.5元,在几轮讨价还价后,顾客张先生最后以每斤6.3元的价格买下52斤活鱼,支付327元,王艳将0.6元零头直接抹去。“去年这个时候,像这样每条十斤左右的草鱼,价格起码在7元左右,今年就完全不行了,最近一个月内,价格止不住地往下掉。今天批发回来,每斤最多赚0.5元钱,还得出人工给客人将鱼剖好清理干净,除开运费、摊位费,基本上赚不到什么。”王艳无奈地说。
当日,记者又走访武汉多家超市及生鲜市场并了解到,单条10斤左右的草鱼,零售价格均在6.3元至6.5元每斤。
供大于求
养殖扩大超出需求
孝感南大水产市场鱼行老板汪昌汉分析,一直以来,东北人都是他们的大客户,他们一般都是从东北直接开着大卡车来收鱼。今年柴油供应空前紧张,出现运输瓶颈,很多东北等地的大客户放弃了南下收鱼。此外,相比往年,今年销售季节气温偏高,为方便运输,许多养殖户将鱼囤积至节前低温期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货量瞬间猛增,直接导致了鱼价的走低。
对此,武汉白沙洲批发市场水产品协会会长刘长国表示,往年节前销售行情较好,每条10斤左右的草鱼,批发价在每斤6.5元至6.7元之间,有时甚至达到7元多一斤。许多养殖户盲目跟风扩大养殖,致使产量大增,今年节前活鱼市场供应量大,市场饱和,超出市场需求,使供需不平衡,这才是导致出现价格倒挂现象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在零售市场购买鲜鱼的市民表示,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年四季都能方便买到鲜活或加工过的腌制水产,虽然春节前有腌制腊鱼的传统习惯,但不少人追求更健康多元的饮食方式,对腌制品的消费意愿减弱,腌鱼量也越来越少,对鲜鱼的需求也自然不及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