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娃鱼=传销?
据统计,目前汉中大鲵种群总量发展已占全国60%,人工养殖大鲵数量突破100万尾,位居全国之首。然而汉中大鲵仅20%左右流向市场,80%的大鲵在养殖户之间循环,这种现象被称为“窝里转”。
汉中大鲵养殖“窝里转”现象之争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类野生保护动物,2001年汉中提出大鲵资源“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后,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汉中大鲵种群总量发展已占全国60%、人工养殖大鲵数量突破100万尾,位居全国之首。
“养殖户按照用途,把大鲵分为两种——商品鱼和种鱼,”略阳县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李玉珠说:“一般2斤—4斤的大鲵作商品鱼,如果年龄和个头再大一些,就从中选出种鱼作繁殖用。”
据统计,目前汉中大鲵种群总量发展已占全国60%,人工养殖大鲵数量突破100万尾,位居全国之首。然而汉中大鲵仅20%左右流向市场,80%的大鲵在养殖户之间循环,这种现象被称为“窝里转”。
从黑市买卖到合法养殖
汉中气候温润,森林河网密布,这里的洞穴、石缝和清凉的溪流是大鲵最佳的栖息环境。据资料显示,20多年前秦巴山区成体的大鲵随时可在山涧小溪中发现,个体一般在3公斤——6公斤,大的在14公斤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大鲵的黑市收购价曾高达4000元/公斤,农民一年的劳动收入比不上卖两条大鲵。在这种利益诱导下,捕捉——收购——运输——贩卖的非法专业链条组接得越来越长,现在几乎看不到5公斤以上的大鲵。据考证,城固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野生大鲵种群存量15万尾,而到2000年则不足5000尾。
2000年至2004年,大鲵价格走俏,汉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于是全市出现地下屯养的现象,省渔业局及时出台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办法,一些地下养殖场走到了地上,汉中陆续申报审批了数家驯养繁殖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大鲵养殖规模和数量逐年扩大,部分养殖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行业出现较快发展态势。
2005年至今,由于生态繁殖技术日趋成熟和汉中市政策上的相对宽松,以及巨大的利益驱动,大鲵养殖出现空前规模的发展。2009年全市养殖总量突破100万尾,驯养繁殖场1000余家,家庭养殖户1万余户,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0余家,当年繁殖仔鲵50万尾,占全国60%。
高风险的养殖行业
汉中位居全国大鲵优生区(湖南张家界、湖北十堰、陕西汉中、江西靖安、贵州黔南)之首,也是全国最大的优良种鲵供应中心和商品鱼交易集散地。2010年底,汉中被授予“中国大鲵之乡”的称号。
大鲵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农民群众的广泛介入,资料显示:留坝县有人口4.7万,农业人口3.8万,目前建立大鲵养殖场416个,家庭养殖800余户,驯养种鲵1.2万尾,总投资超1.6亿元。2010年繁殖仔鲵30万尾,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可增收2300元。该县武关驿、火烧店、玉皇庙等乡镇60%以上的农户参与大鲵养殖,2010年参与户平均产值超10万元,全县大鲵产值超1.2亿元。勉县、南郑、略阳、宁强、汉台等县区大鲵养殖也都有较快的发展。
相关人士认为,汉中大鲵养殖的重要特点是群众参与度高。留坝县所有乡镇均有养殖,部分乡镇农村人口参与度超过70%,部分自然村组农民参与度超过90%,全县大鲵养殖户人均收入中,大鲵增收的贡献率超70%。
然而无论是商品鱼还是种鱼,大鲵价格的暴涨暴跌,让汉中的养殖户们如坐针毡。2007年大鲵商品鱼的价格是900元/公斤,2009年掉到250元/公斤,今年上半年达到800元/公斤后,价格一路下跌,目前每公斤约400元。
大鲵幼苗的价格更让养殖户胆战心惊,略阳的大鲵繁育在汉中各县区中规模较大,目前有种鱼1万多尾,每年繁殖20多万尾。据李玉珠介绍,2007年初,大鲵幼苗高达1050元/尾,“它只比蝌蚪大一点儿,按重量算,比黄金还贵。”2008年幼苗价格暴跌不止,最低时竟50元/尾。2009年价格回升至300元/尾,2011年底价格约在400元/尾。
据介绍,养殖户购进种鱼后,寄希望于种鱼能迅速繁殖一窝幼苗,“以目前的价格来看,存活的每尾幼苗那都是金豆子啊,”但大鲵繁殖条件复杂,有些种鱼买回去后,几年都不产仔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养殖户面对这些“不孕不育”的大鲵,实在是伤透了脑筋。
仅20%大鲵流向终端市场
卖给谁,是所有大鲵养殖户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据介绍,目前只有约20%的大鲵流入市场,80%的大鲵在养殖户之间循环,这种2:8的比例在其他商品交易中并不多见。
周华强是汉中的一位大鲵养殖专业户,从2007年起,进入大鲵养殖行业。据他介绍,目前大鲵流向市场的最终归宿有二:餐桌和制药厂。汉中没有一家以大鲵为原料的制药厂,这种药厂在全国也屈指可数。那么唯一能流向消费者的,只有上餐桌了,但这也并非易事。
2007年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实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管理的意见》,规定凡在陕西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取得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申请获得大鲵经营利用资格的前提之一就是驯养繁殖技术必须过关,连续两年繁殖生产幼苗5000尾以上,并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指派的科研机构对其繁殖成果进行验收。
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第四条规定,省级审批机构在批准其经营利用前,应当委托国家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科学委员会对特许申请进行评估,评估未获通过的,审批机关不得批准。
养殖户表示,政策门槛过高,是限制大鲵流向终端市场的原因之一。略阳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大鲵养殖,每年繁殖幼苗20多万尾,但根据现有政策,全县仅有3家养殖大户获得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即只有这3家大户,才能向宾馆酒店等消费场所供应大鲵。资料显示,汉中市很多大鲵驯养户属于无证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存在地下交易行为,由此群众权益难以得到法律保障,阻碍了大鲵产业的快速发展。
“窝里转”引发争议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以来,汉中市大鲵累计繁殖幼苗超200万尾,其中2010年达到60万尾,养殖存量超120万尾,产值约12亿元。
这么多的大鲵,最终流向何处?一位养殖户说,除了流向餐桌的,剩下80%的大鲵都是在养殖户之间循环,甲卖给乙,乙卖给丙,“一家卖给一家,一直养着,慢慢长大”。
同样一条鱼,在养殖户之间不断倒手,价格不断变化,却始终没有流向终端市场,这种“窝里转”的现象引发了大鲵养殖陷入传销模式之争。
有人认为,目前大鲵养殖就如同传销一样,由“上家”人为出一个诱人的价格,你掏钱,从“上家”手里买来大鲵苗和养殖方式,做了“下家”。有了第一个“下家”后,有些人就开始仿效,更多的“下家”出现了。于是,大量的资金开始流到“上家”的腰包里,“上家”有了更多的钱来收购“下家”的娃娃鱼,更多急着想加入“下家”的人掏钱给“上家”,一场声势浩大的大鲵传销模式就形成了。
汉中养殖户周华强并不赞同传销的说法,他认为,目前想养殖大鲵的人很多,使大鲵繁殖场的鱼苗供不应求,甲买回鱼苗后养殖,之后卖给乙,乙养殖后卖给丙,这些环节因成本增加,价格会相应增加。周华强认为,因为大鲵生长发育缓慢,一般要7年才能繁殖,所以即使养殖户不停倒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过期”,而且养的时间越长,农户把它们做种鱼的期望值越大。现在3年以上的种鱼4000元/条,7年以上种鱼每条卖到万元以上。2:8的比例是由市场和政策因素决定的,“和传销扯不上关系”。
有关注者说,流向市场的鱼少,拥入养殖的人多,就像一个水池,出水管细而进水管却粗很多,是否造成水池迟早会溢水?一位渔政人员认为,汉中大鲵养殖目前只是初期发展阶段,无论是种鱼市场还是商品鱼市场,都未达到饱和的程度,“离水满还有距离,而且水池也在变大”。他同时强调,内部循环从长远来看是不正常的,这反映出这个市场退路不畅通,不能一味无序膨胀。
规范市场需要政府引导,而养殖户对此心态复杂,一方面,面对大鲵养殖的各种高风险,他们需要政府健全服务体系,给予明确的产业定位;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大鲵产业由小到大,完全靠群众自发做起来的,“给政策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