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四川省双流县政府、中科院成都分院西部专项支持的“双流冬草莓种苗脱毒复壮技术鉴定会”在成都召开。中科院院士匡延云等8位专家在冬草莓生产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鉴定。
病毒病一直是困扰草莓产业发展的克星,其年感染率约为20%。感染上病毒的草莓,长势、品质及产量均会严重下降,减产20%~80%,甚至绝收。目前,草莓病毒有60多种,主要危害病毒4种,通过土壤和昆虫进行传播。
“如果不解决草莓脱毒,无论引进什么品种都无法实现高产。”中科院植物所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沈世华表示,实现草莓产业化的关键在于脱毒技术和检测手段。现有的脱毒技术分离消毒难,易污染,且高温程度、处理时间难控制,操作麻烦,同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很难检测出草莓是否完全脱毒。
近年来,沈世华课题组优化改进了草莓脱毒技术,创新了病毒鉴定方法,建成了年产100万株的草莓脱毒组培中心,并完成了脱毒复壮冬草莓试验示范,每亩年增产500公斤以上。
在鉴定现场,记者看到脱毒后的草莓叶更茂密,果形大小均匀、异形少。示范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脱毒后的草莓不仅口感好,还无需打农药,既节约了成本,又减轻了污染。
据了解,双流县冬草莓现有种植面积5万多亩,年产量8万吨,产值超过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