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进口  企业  未来  河南  大地  曙光  朝鲜  上海  其他  龙江 

中国聚烯烃产业可持续发展呼唤科技领航

   日期:2012-03-09     来源:阿里巴巴化工价格库    作者:admin    浏览:814    评论:0    
阿里巴巴化工
中国聚烯烃产业可持续发展呼唤科技领航。记者获悉,近十年来,我国聚烯烃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0%,聚烯烃树脂产量在2005年已达到1027万吨,产量高踞世界第二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聚烯烃树脂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但目前国内的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55.6%。国内聚烯烃的研发和产业化比欧美日起步晚了10年左右,技术基础相对薄弱,高性能产品牌号的开发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烯烃工艺技术还不多,亟待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开发。

聚烯烃是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则是生成聚烯烃的核心。因此,聚烯烃催化剂技术是聚烯烃生产的关键技术。近20年来,烯烃聚合用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已成为高分子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茂金属催化剂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取得的重大突破,更加拓扩了烯烃聚合的研究领域,打开了聚烯烃工业生产的新局面。挺进高档料市场,实现产品结构调整,聚烯烃已成为中国两大石油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主营业务,并不约而同把提高合成技术及产品专用化、功能化作为聚烯烃树脂下一步重点发展目标。但随着聚烯烃产能的迅速增加、市场需求尤其是高性能聚烯烃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主营业务对聚烯烃催化剂技术和高性能聚烯烃产品的需求与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据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主任、中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经理吴海君在2006年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介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约占中国五大通用树脂产能的58%。与外资和民营企业相比,在五大通用树脂中,两大集团的优势在聚烯烃。十一五”期间,中石化将继续把聚烯烃作为主营业务之一,推进其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产品的专用化、功能化。其中,聚乙烯重点增产耐压管材、电缆、大型中空制品、高强薄膜、宽幅片材等专用料,聚丙烯重点增产透明食用包装、弹性流延、低热封高撕裂等功能料。同时,实现聚烯烃生产的规模化,继续通过淘汰或分流改制等措施,使规模小、能耗高的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逐步退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告诉记者,虽然中国乙烯产能在“十五”期间增长了70%,聚烯烃产业有了一定基础,但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相当多的高端产品需要进口,目前中国聚烯烃进口量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量的30%。中国聚烯烃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居多,专用料不足,核心技术不足是国内聚烯烃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快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是中国聚烯烃产业保持竞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以“聚烯烃技术发展与中国的机遇”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89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国内外专家认为,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及跨国公司的合作与重整,加上新一代催化剂对石油化工业的影响,造成了新一轮的冲击波,正逐渐波及全球石化工业。这一冲击波将会对现有的聚烯烃工业带来新的危机,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机会。中国科技界和企业界应该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和机遇,在未来十年内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关注和发展: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尤其是用于共聚和功能化聚烯烃的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及实用化;用各类茂金属及单中心催化剂催化聚合烯烃及其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尤其是可避开ExxonMobil公司的茂金属聚烯烃产品专利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发及实用化;聚烯烃共混物的分相、结晶以及在非平衡态下的结构控制及相应的形态、性能及寿命;功能化聚烯烃和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研究开发,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和不同类型的极性单体的共聚合研究,长链支化、功能化和聚烯烃共聚物的发展;多相多组分聚烯烃材料(通用材料)的高性能化及工程化,重点是聚烯烃釜内合金技术的开发,形成热塑性聚烯烃釜内合金的系列产品,为汽车工业及农业等领域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回收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搜索更多聚烯烃相关资讯
化工产品海关进出口数据查询>>
 
打赏
 
更多>同类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4023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