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煤的粘结指数确定其主要用途
罗加指数与工业上的焦炭强度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在煤炭分类和国际炭贸易中曾广为应用,对炼焦配煤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956年的硬煤国际分类中,把罗加指数作为确定煤组别的指标之一。该法的主要问题是各国所用的专用无烟煤不同,试验结果难于比较,使推广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配煤的罗加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加性。
粘结指数是中国煤炭分类和中国煤炭编码系统两个国家标准中确定烟煤工艺类别与编码的主要指标之一。根据煤的粘结指数,可以大致确定该煤的主要用途;利用煤的挥发分和粘结指数图,可以了解各种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这对指导炼焦配煤、确定经济合理的配煤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砂石生产线设备可以使用高强磨粉机。粘结指数的测定原理与罗加指数的测定原理相似,即以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混合均匀,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成焦.
所得焦炭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表示试验煤样的粘结能力。与罗加指数相比,主要区别是:将专用无烟煤粒度从0.3~0.4mm改为0.1~0.2mm,即与试验煤样粒度相同,以便于混合均匀;转鼓试验由原来三次减少为二次;专用无烟煤的配入量改用两种比例,即当粘结指数G≥18时,试验煤样与无烟煤比为1:5,G<18时,该比例为3:3;已研制成功专用无烟煤国家标样,统一制备与提供销售。